Zhengzhou
Guancheng Hui District43 Dongming Road
乐氏世居浙江省宁波地区,乐氏第26世乐良才于于明永乐朱棣迁都之际,由宁波迁至北京,以铃医为业,在京城街头摇铃行医。为北京乐氏宗族始祖。
北京乐氏第四代传人,号尊育,诰封登仕郎太医院吏目,晋封文林郎,赠中宪大夫,于清康熙八年(1669年)获康熙皇帝资助,取“同修仁德,济世养生”之意,与经络“铜人”同音,创办同仁堂药室。
乐凤鸣号梧岗,北京乐家第五代传人,官至内阁中书,封文林郎,例晋奉直大夫。康熙四十一年(1702年)将同仁堂药室迁至北京前门外大栅栏路南,开设同仁堂药铺;康熙四十五年(1706年)汇编《乐氏世代祖传丸散膏丹下料配方》,序言中首次提出“遵肘后、辨地产,炮制虽繁
北京乐氏第六代掌门人,采用“告退官药”的方式以退为进,得到乾隆王朝的大力支持,特许乐家为宫廷供药可以先款后货,此举使同仁堂成为当时京城中药业的龙头药商。在原有“大神效活络丹”基础上研制出一种新药“大活络丹”,使其成为同仁堂的名药之一。
道光二十三年(1843年),北京乐氏第十代传人乐平泉经营有方,将同仁堂广施善举,中兴同仁堂,奠定了同仁堂中医药行业稳固的基础与名望。光绪十五年(1889年)重刊《同仁堂药目》。
北京乐氏第十代传人乐平泉之妻许氏——许叶芬执掌同仁堂,八国联军撤出北京后,重建【同仁堂乐家老铺】,制药严谨,在制做“紫雪丹”这味药时,因为古方要求“炮制紫雪,要用金锅银铲”,为了遵守乐家严格制药的祖训,许氏让乐家女眷凑出一百两金银首饰,加入药材中,确保古方
北京乐氏第十二代传人,乐达聪,字铎,号敬宇,著名的制药专家,电视连续剧《大宅门》中主角白景琦的原型。1912年在济南西关东流水街开办宏济堂阿胶厂,独创“九昼夜练制阿胶法”,生产出独居特色的12种阿胶,行销上海、广州、浙江、福建及日本、东南亚各国,阿胶市场几
北京乐氏第十三代——乐元可,积极投身革命事业,负责北京地下党金库与情报站工作,携夫人李铮在抗战期间为地下党传送情报,保管重要文件,不顾个人安危掩护中共党员,为北平解放做出巨大贡献。
北京乐氏第十三代——乐松生,1956年乐松生代表北京工商界登上天安门城楼向毛泽东主席、刘少奇副主席、周恩来总理递交北京全面实现公私合营的喜报。曾担任北京同仁堂第一任总经理、北京市副市长、第一,二,三届全国人大代表、全国工商联合会副主席。
北京乐氏第十三代传人,1949年乐崇辉携乐氏祖传古方、配方与秘本,带家人南迁台湾,于1952年3月在台北开封街创立台湾乐氏同仁堂,自此乐家人在台湾延续发展。
北京乐氏第十四代传人,以传承祖业、振兴同仁堂文化为已任,倡导【老中药新制】、创建【台湾乐氏同仁堂文化馆】、促进【新儒药文化】、成立【同仁堂乐氏家族宗亲会】,2013年乐觉心积极响应国家老字号传人回归号召,决意携乐氏祖传秘方本,传统手工药制药工艺,以及乐氏同